期刊简介

               本刊1985年由卫生部创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刊物,是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综合性业务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术报道与经验交流并重,着重反映我国预防医学领域新动态,新成果、新技术、以及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经验与技术。读者对象主要是本领域各级业务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05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23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优秀期刊二等奖(99)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0580
  • 国内刊号:21-12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优秀期刊二等奖(99)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2000年第10期文章
  • 氧化型染发剂主要成分对大鼠皮肤角朊细胞DNA损伤作用的研究

    应用大鼠皮肤角朊细胞的原代培养技术并结合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氧化型染发剂的两种主要成分双氧水(H2O2)、对苯二胺(PPD)及二者混合物致大鼠皮肤角朊细胞DNA的单链断裂作用.结果表明,染发剂及其组分均能使大鼠角朊细胞DNA发生单链断裂,染毒剂量与慧尾长度呈剂量-反应关系(rH2O2=0.978,rPPD=0.993,rH2O2-PPD=0.996),说明DNA单链断裂是氧化型染发剂对皮肤细胞产生......

    作者:吕冬梅;浦跃朴;尹立红;李云晖;戴修道;杨薇;周德灏 刊期: 2000- 10

  • 富硒香菇活性多糖对实验大鼠免疫缺陷干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为证明含富硒香菇多糖(Se-LEN)对大鼠免疫调节及T细胞亚群增殖的提升作用,通过建立免疫缺陷模型,经Se-LEN干预,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T细胞亚群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干预组对淋巴细胞、CD3+、CD4+的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脾指数、胸腺指数明显增加.1/5常剂量组上述结果低于对照,接近模型组.促进LYM增殖的起始时间于干预1周后即可产生.提示:Se-LEN具有增强细胞免疫调节功能,显著地促进C......

    作者:赵美英;蔡文德;肖祖健 刊期: 2000- 10

  • 茶多酚联合维生素C、E对染尘大鼠血液中NO、NOS和GSH-Px的影响

    为了探讨大鼠染尘后血液中NO含量和NOS、GSH-PX的活性在体内的变化以及一些抗氧化剂对测量指标的影响,检测血液中NO含量及NOS活性、GSH-PX活性.结果显示:大鼠染尘后,血液中NO含量、NOS活性明显上升.GSH-PX活性却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应用茶多酚联合VC、VE处理30天、90天后,血液中NO含量与NOS活性显著下降,GSH-PX活性明显上升.结果表明:应用茶多酚联合维生素E和维生素C......

    作者:张艳淑;王广增;姚林;赵伯阳;刘英莉 刊期: 2000- 10

  • 木尘提取液诱发体外培养BALBA/c-3T3细胞微核和多核

    为探讨木尘的诱变性,选择硬木和软木各一种,分别为樟木和桦木,制备成木尘水提取液和有机提取液,进行BALB/c-3T3细胞微核和多核诱导试验.结果显示榉木尘和桦木尘两种提取液均存在细胞毒性,并可引起BALB/c-3T3细胞微核和多核细胞率的明显升高,剂量反应关系成立.说明榉木尘和桦木尘两种提取液均具有诱变性.......

    作者:何鹏;吴德生;董奇男 刊期: 2000- 10

  • ALAD基因多态性与铅致神经毒效应关系的研究

    为研究ALAD基因多态性对铅致神经毒性的影响,对179名生活在严重铅污染环境中的6~8岁儿童进行基因型分析、血铅和锌原卟啉,身高、体重、血红蛋白、智商和反应时测定.结果表明,与ALAD1-1纯合子相比,ALAD1-2杂合子的血铅和锌原卟啉都轻度增高但没达到显著性水平.而两组的体格和智力发育参数都十分接近,但ALAD1-2组的反应时延长(P=0.02).在应用协方差分析充分均衡了两组的血铅水平后,A......

    作者:郑玉新;宋文佳;王雅文;闫慧芳;周晓蓉;吴宜群;黄青宵 刊期: 2000- 10

  • 异丁香酚的离体透皮吸收研究

    采用静态渗透室装置,测定异丁香酚皮片涂药后不同时间对小鼠离体皮肤透皮吸收率,异丁香酚采用GC法测定,结果:异丁香酚经离体小鼠皮肤的渗透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24h后,异丁香酚的渗透率为1.00%.结论:异丁香酚能透皮吸收.......

    作者:周梅华;刘静波 刊期: 2000- 10

  • 硝酸稀土对小鼠仔代免疫功能的影响

    观察硝酸稀土在仔鼠体内的含量及对仔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孕7~8天的孕鼠经口给予2mg/kg、20mg/kg、200mg/kg的硝酸稀土至仔鼠离乳,对刚生下的仔鼠进行稀土元素的测定.结果显示仔鼠体内稀土元素的含量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升高.稀土对刚离乳的仔鼠免疫器官重量和体液免疫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雷志明;魏雪涛;薛彬 刊期: 2000- 10

  • 双嘧达莫和腺苷-磷酸对小鼠遗传物质的辐射防护作用

    双嘧达莫(Dipyridamole,DP)又名潘生丁,是传统的心血管系统药物,曾广泛用于治疗急慢性冠脉功能不全和预防心绞痛.近年来不断有文献报道其临床新用途,包括抗血小板凝集作用、广泛的抗病毒作用、降血脂及治疗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等等[1].此外尚有DP能增强抗肿瘤药物作用的报道[2,3].1993年捷克学者M.pospisil等人首先研究和报道了DP和AMP联合应用对照射小鼠的造血生成具有抗辐......

    作者:刘丽波;卜桂兰;金玉珂 刊期: 2000- 10

  • 河豚毒素和石房蛤毒素的中毒与防治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和石房蛤毒素(saxitoxin,STX)均是毒性很强的非蛋白生物毒素.TTX主要存在于河豚鱼体内,STX主要存在于有毒的贝类.在沿海地区,经常发生人因误食河豚鱼或有毒贝类中毒的事件,中毒后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对公共健康有一定的威胁.另外,由于它们稳定性好,毒性强,难以侦检和防治,并且应用生物培养等技术可能大量获得,这两种毒素也早已引起了各国军事毒理......

    作者:宋蔚忠;顾杜新 刊期: 2000- 10

  • 用噬菌体快速诊断副溶血弧菌及分型

    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是一种分布极广的嗜盐性海洋微生物,广泛分布于海域区的海水及海产品中,它是我国沿海地区食物中毒和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多年来,我们在腹泻病监测中常发现该菌的检出率在各种弧菌(霍乱弧菌除外)中居首位,且病例多以集体食物中毒出现,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例集中等特点.为探讨快速诊断方法,我们采用福建省卫生防疫站细菌室研究建立的用噬菌体来快速诊断副......

    作者:林国华 刊期: 200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