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1985年由卫生部创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刊物,是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综合性业务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术报道与经验交流并重,着重反映我国预防医学领域新动态,新成果、新技术、以及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经验与技术。读者对象主要是本领域各级业务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05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23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优秀期刊二等奖(99)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0580
  • 国内刊号:21-12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优秀期刊二等奖(99)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2007年第1期文章
  • 山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源地空间异质性研究

    目的探讨山东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源地的空间异质性.方法采用变异函数模型,对山东省1974~2004年的HFRS疫情资料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可将山东省HFRS疫源地空间异质性及其动态变化划分成5个阶段,且各阶段存在1个过渡年.结论HFRS发病率的变异函数模型显示了山东省30年来HFRS疫源地空问结构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简单的变化过程.......

    作者:康殿民;王志强;傅继华;袁群;陈仁友;张晓菲;郭婕;范轶欧;薛付忠;王洁贞 刊期: 2007- 01

  • 赛莱西布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与凋亡影响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赛莱西布(celecoxib)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赛来西布处理HepG2细胞,分别应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试验、DNA梯度电泳法、放射免疫法检测赛亚西布对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及其cox-2活性的影响;应用免疫印迹法和比色法检测赛莱西布对HepG2细胞胱氨酸蛋白酶3(clasepase-3)蛋白......

    作者:余红平;仇小强;曾小云;钟秋安;卢栋;李永华 刊期: 2007- 01

  • 牛磺酸对大鼠视网膜光化学损伤c-fos表达影响

    目的观察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对光化学损伤后大鼠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进一步从氧化应激基因c-fos表达变化角度探讨其防护机制.方法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牛磺酸组.分别喂饲标准饲料或添加4%牛磺酸饲料喂饲15d后接受(3000±200)1x持续0,1,3,6,9,12,24h光照,凋亡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光感受器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RT-PCR法及免疫印迹法......

    作者:陈卡;糜漫天;余小平;许红霞;周永 刊期: 2007- 01

  • 出生缺陷高发区地球化学环境中微量元素分析

    目的了解山西省出生缺陷高发区地球化学环境中微量元素含量与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对山西省出生缺陷高发区中阳、交口县及低发区平遥县土壤、粮食、饮用水源和人发样品中As、Se、Mo、Zn、Sr、Fe、Sn、Mg、V、Cu、Al、K、S、Ca等14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再用非参数检验和逐步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出生缺陷高、低发区的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差异.结果出生缺陷高发......

    作者:张科利;彭文英;何艳微;郑晓瑛;王劲峰;陈瑶 刊期: 2007- 01

  • 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与HBV宫内感染关系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3、DR7、DR13、DR53等位基因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宫内感染的关系,探讨HBV宫内感染的遗传易感性,确定HBV宫内感染的易感基因和保护基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检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各187例外周静脉血血块中HLA-DR3、DR7、DRl3、DR53等位基因型分布及频率.......

    作者:冯永亮;王素萍;史晓红;魏俊妮;赵小嘉;安珊珊;陈晓;麻春林;张昌琳 刊期: 2007- 01

  • 焦炉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SP 72表达特征

    目的研究焦炉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72(HSP72)表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某焦化厂焦炉工人267人和对照30人,蛋白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2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作业环境空气中苯并(a)芘[B(a)P]浓度.收集研究对象个人信息.结果炉顶工、炉侧工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2表达水平(G±SG)(1.20±0.47,1.30±0.37)显著高于对照......

    作者:郑金平;孙健娅;郭亮;梁华山;田凤(契);邬堂春 刊期: 2007- 01

  • TNF-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感染结局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启动子区-238G/A、-857T/C、-863C/A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募集244例HBV自限性感染者、212例HBsAg携带者和39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TNF-α)基因启动子区-238G/A、-857C/T、-863C/......

    作者:勾春燕;李洪权;李卓;刘英;李俊红;曾宪嘉;高冀荣;潘利;郭新会;单晶;李辉 刊期: 2007- 01

  • 乳腺癌端粒酶活性与PCNA表达关系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之间的关系及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术后治疗方案制定和预测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TRAP-PCR-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生物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对80例乳腺癌组织、36例乳腺癌相应癌旁组织和10例乳腺良性病变的端粒酶活性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进行检测.结果(1)8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36例乳腺......

    作者:张斯;于秀婷;孟凡;姜又红 刊期: 2007- 01

  • 微波辐照对大鼠海马COXI、IV基因表达影响

    目的研究微波辐照后大鼠海马组织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亚基I、IVmRNA表达变化和对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微波辐照对大鼠海马能量代谢影响的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微波辐照后海马组织COXI、IVmRNA水平,采用还原细胞色素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IC)分别检测微波辐照后海马组织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和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含量.结果微波辐照后,大......

    作者:余建华;钟敏;谢燕;余争平;张广斌 刊期: 2007- 01

  • 肺腺癌细胞对谷胱甘肽纳米Fe3O4的内吞作用

    目的在体外观察人肺腺癌细胞(SPC-A1)对谷胱甘肽(GSSG)修饰的纳米Fe3O4的内吞作用及与培养温度、时间及浓度的关系.方法通过透射电镜(TEM)与普鲁士兰染色法观察SPC-A1细胞对GSSG修饰的纳米Fe3O4的内吞作用.采用原子吸收光谱(AAS)法进行SPC-A1细胞粘附量及内吞量的定量分析.结果TEM结果表明,在4℃下培养24h后GSSG修饰的纳米Fe3O4吸附于SPC-A1细胞表面;......

    作者:鄢祝兵;马勇杰;古宏晨;童乃虎;徐宏 刊期: 200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