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1985年由卫生部创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刊物,是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综合性业务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术报道与经验交流并重,着重反映我国预防医学领域新动态,新成果、新技术、以及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经验与技术。读者对象主要是本领域各级业务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0580
- 国内刊号:21-12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优秀期刊二等奖(99)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微囊藻毒素毒性机制研究进展
熊筱璐;韩晓冬;曾莉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 毒性机制, 综述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工农业以及生活污水排放增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海洋、湖泊、河流等水体中由藻类(尤其蓝绿藻)引发的淡水水华现象日趋频繁[1].在世界范围所发生的水华类型中,微囊藻水华(microcystisbloom)不仅发生频繁、危害大,且可产生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2].MCs是一类肽毒素,严重威胁着动物的生存以及人类健康.饮用水是MCs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暴露途径¨].MCs可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在动植物体内积累并经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由MCs污染致使人类、家畜、鱼类患病甚至死亡的事件频繁发生[3].现对微囊藻毒素毒性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为减缓MCs的环境危害提供依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