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1985年由卫生部创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刊物,是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综合性业务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术报道与经验交流并重,着重反映我国预防医学领域新动态,新成果、新技术、以及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经验与技术。读者对象主要是本领域各级业务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0580
- 国内刊号:21-12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优秀期刊二等奖(99)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砷神经发育毒性及机制研究进展
关怀;朴丰源
关键词:砷, 神经发育毒性, 机制研究
摘要:砷是一种自然发生的环境毒物,可以通过饮水、呼吸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内[1-3].随着砷化合物在工、农、医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砷毒性对人类健康构成的威胁越来越大.神经系统是砷毒性的重要靶部位.成人慢性砷暴露可导致脑病发生和高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学习、近期记忆和注意力受损.这些症状的严重性与砷暴露时间长短相关,砷暴露停止后这些症状可能会逐渐消失.发育中(胚胎期-青春期)个体处于快速生长和分化阶段,对砷毒性更加敏感[1].尤其,砷可通过胎盘屏障和血脑屏障[1],从胚胎期即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其对神经网络构建的影响及由此引发的功能异常可能殃及终生.目前,砷已被确认为数千种化学物中可以导致神经系统发育紊乱的5种毒物(铅、二甲基汞、聚氯联(二)苯、砷、甲苯)之一[4].本文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