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1985年由卫生部创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刊物,是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综合性业务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术报道与经验交流并重,着重反映我国预防医学领域新动态,新成果、新技术、以及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经验与技术。读者对象主要是本领域各级业务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首页>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0580
  • 国内刊号:21-12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优秀期刊二等奖(99)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2014年第03期

地方性砷中毒致肝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韩俊洋;吴顺华

关键词:砷, 地方性砷中毒, 肝损伤, 作用机制
摘要:砷是自然界存在的有毒类金属元素,广泛分布于岩石、土壤和水环境中,同时,砷也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环境毒物和已知的人类致癌物[1].地方性砷中毒是环境砷中毒的类型之一,是由于长期自饮用水、室内煤烟、食物等环境介质中摄入过量的砷而引起的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2-4].地方性砷中毒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环境地球化学性疾病,目前地方性砷中毒分为2种类型,即饮水型和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不仅引起皮肤病变和周围神经系统损伤,而且与肝损伤、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目前关于砷中毒与肝损伤的研究备受关注,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包括流行病学调查,砷在肝脏的蓄积和代谢,氧化损伤,炎症反应及肝纤维化等,分别从多方面多层次探讨砷中毒导致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学说能够明确详细阐述其机制.为此,本文将根据人群流行病学资料及当前的实验研究,拟对地方性砷中毒与肝损伤的关系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