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1985年由卫生部创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刊物,是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综合性业务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术报道与经验交流并重,着重反映我国预防医学领域新动态,新成果、新技术、以及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经验与技术。读者对象主要是本领域各级业务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0580
- 国内刊号:21-12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优秀期刊二等奖(99)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调味品中嘌呤类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
张萍;张红霞;杨海斌;张加玲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 嘌呤, 调味品, 鸡精
摘要:嘌呤是构成核苷酸的重要碱基,代谢终产物是尿酸,代谢紊乱使尿酸的生成增加或排出减少,引起高尿酸血症及痛风[1].饮食摄入的嘌呤可影响血清中尿酸水平[2].随着居民对食品风味的追求,复合调味品在烹饪中的使用率逐渐增加.这些复合调味品均添加有呈昧核苷酸[3] 5'-肌苷酸二钠盐(inosine monophosphae,IMP,又称次黄苷酸)和5'-鸟苷酸二钠盐(guanosine monophosphate,GMP).这2种核苷酸可代谢生成次黄嘌呤和鸟嘌呤,是通过食物摄人嘌呤的来源之一.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4]对鸡精、鸡粉、高汤精、蔬之鲜等复合调味料的嘌呤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嘌呤含量进行比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