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1985年由卫生部创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刊物,是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综合性业务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术报道与经验交流并重,着重反映我国预防医学领域新动态,新成果、新技术、以及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经验与技术。读者对象主要是本领域各级业务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0580
- 国内刊号:21-12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优秀期刊二等奖(99)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油条中铝ICP-AES法微波消解测定
杨丽丽;杨长宏;杨润萍
关键词:油条, 微波消解, 原子吸收光谱法,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中枢神经系统紊乱, 消化功能紊乱, 比色法, 四氟乙稀, 面食品, 骨质疏松, 高压消化, 干扰因素, 电感耦合, 铝测定, 原子化, 消化罐, 全密封, 灵敏度, 磷代谢, 量标准
摘要:过量的铝会影响人体正常钙、磷代谢,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紊乱,骨质疏松、消化功能紊乱和老年人痴呆症等.我国规定面食品中铝的允许量标准低于100?mg/kg[1].目前铝测定的常用方法为原子吸收光谱法[2]及比色法[3,4].比色法操作烦琐,灵敏度较低,且干扰因素多;原子吸收光谱法则需要较高的原子化温度.本实验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食品中的铝,样品在全密封的聚四氟乙稀消化罐中进行高温高压消化,消解快速,试剂消耗少,减少组分损失,回收率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