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1985年由卫生部创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刊物,是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综合性业务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术报道与经验交流并重,着重反映我国预防医学领域新动态,新成果、新技术、以及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经验与技术。读者对象主要是本领域各级业务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首页>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0580
  • 国内刊号:21-12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优秀期刊二等奖(99)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2006年第04期

六价铬化合物致肺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易超;于素芳

关键词:六价铬化合物, 流行病学, 肺癌, 调查研究, 铬酸盐, 致死剂量, 致癌作用, 致癌机制, 有机合成, 研究中心, 细胞突变, 皮革加工, 木材防腐, 基因调控, 还原代谢, 核酸结合, 工人, 反应机制, 德国, 刺激作用
摘要:六价铬化合物是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物,常用于印染、皮革加工、木材防腐保存、有机合成及某些催化剂的制造等.其毒性大,人体口服六价铬的致死剂量约为1.5~1.6 g,能影响体内氧化、还原代谢,并可与核酸结合引起呼吸道、消化道刺激作用,并有明显的致癌作用.早在1935年,德国的工厂医师Pfeil发现铬酸盐工人肺癌高发,随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前苏联和意大利等国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都予以证实.我国20世纪80年代对2545名铬酸盐工人进行回顾性和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肺癌高发,发病率高达82.08/10万,而对照组为22.79/10万.1990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明确六价铬化合物为人类致癌物(IARC 1990资料).但到目前为止,六价铬的致癌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本文就六价铬致肺癌的反应机制,从肺癌相关基因调控失常、细胞突变、凋亡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