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1985年由卫生部创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刊物,是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综合性业务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术报道与经验交流并重,着重反映我国预防医学领域新动态,新成果、新技术、以及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经验与技术。读者对象主要是本领域各级业务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首页>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0580
  • 国内刊号:21-12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优秀期刊二等奖(99)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2002年第02期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健康影响

凌波;王轶文

关键词:环境, 内分泌干扰物, 化学物质, 内分泌紊乱, 生物激素, 污染, 先天性缺陷, 生殖器异常, 氯化有机物, 专家学者, 致癌, 野生动物, 行为障碍, 危害健康, 食物摄入, 生殖器官, 生殖功能, 神经系统, 前列腺癌, 美国
摘要:近年来在自然界发现了奇形怪状的鸟、大量的畸形蛙、发育不良和生殖器异常的鳄鱼(美国)和贝类(日本);妇女患乳腺癌和子宫癌,男人患膀胱癌、前列腺癌和睾丸癌的病例在增多.专家学者认为新型环境污染是由近似于生物激素的化学物质引起的,诸如氯化有机物,其结构与激素非常相似,当不知不觉经饮水和食物摄入这些污染物后,就会破坏生物的激素平衡,导致发育与生殖功能出现异常.过去人们比较注意致癌、致突变、致畸物质的危害,自90年代以来,科学界认为,内分泌紊乱能导致癌症、不育症、甲状腺机能障碍、先天性缺陷、行为障碍、神经系统压抑以及生殖器官畸形,而人造化学物质可能正在严重破坏人和野生动物的激素,造成内分泌紊乱.过去认为低水平污染是安全的,现在认识到长期低水平的污染亦能危害健康.1996年美国约翰麦克拉伦提出用作杀虫剂的多种化学物质,其个体浓度极低,只有几十ppb,看来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但如果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相当于个体160~1600倍的激素作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