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1985年由卫生部创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刊物,是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综合性业务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术报道与经验交流并重,着重反映我国预防医学领域新动态,新成果、新技术、以及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经验与技术。读者对象主要是本领域各级业务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05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23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优秀期刊二等奖(99)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0580
  • 国内刊号:21-12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优秀期刊二等奖(99)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2001年第12期文章
  • 毒鼠强中毒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

    毒鼠强中毒分析国内通常采用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气质联用技术分析,其中气质联用技术是目前首选的分析方法,设备为先进,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后的确认试验.但由于毒鼠强中毒事件往往以投毒事件为主,而其事件的发生地又以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为主,这就给那些缺乏高档分析仪器(如GC/MS气质联用仪)的检验机构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使用气相色谱仪的地区和人员比较多,普及率较高.本文采用气相色谱仪(选用硫检测器)......

    作者:杨章萍;李学梅 刊期: 2001- 12

  •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矿物油

    矿物油是不同馏分的液态烃类混合物[1],如液体石蜡、煤油、柴油、机油等等.过量摄入矿物油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但是,不法商贩,为改变食品表观性状,不惜损害群众健康,向多种食品中添加矿物油.......

    作者:杨元;高玲;文君;谯斌宗 刊期: 2001- 12

  • 氟离子导入法防龋分型研究

    氟离子导入法(Lontophoresis)已被公认为一种比较理想的局部加氟防龋手段.众多的研究肯定了该方法能降低龋患率和龋均数.但乳牙龋齿好发部位的多样性以及众多局部加氟方法、制剂的出现,都提示从预防角度看,仅从龋患率和龋均两指标上进行分析评价是不够的.本文采用龋齿分型一预防标准,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

    作者:刘寿桃;王金东;贲向虹;刘敏;王娟 刊期: 2001- 12

  • ICP-AES法测定唇膏中微量元素

    唇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化妆品之一,与人的接触频繁而密切,其中所含的微量有害元素必须严格控制.对唇膏中微量元素进行定量分析的测定方法很多[1~3],这些方法一般只能做单一元素分析,需要处理大量样品,且方法的线性范围窄.本文采用高压硝化罐硝化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同时测定唇膏中铅、锰、锡、铬等4种元素,方法简便快捷,精密度好,结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莹;辛士刚;余波 刊期: 2001- 12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鼠药中毒者尿中氟乙酰胺或毒鼠强

    氟乙酰胺(Fluoroacetamide,FAM)及霉鼠强(Tetramine,TEM)为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剧毒鼠药.测定鼠药中是否含有氟乙酰胺和毒鼠强的佳方法是气质联用仪和核磁共振法,但仪器价格昂贵,难以推广.紫外分光法和氟离子电极法、气相色谱法可测定氟乙酰胺,但均要经复杂的前处理且为间接测定.我们研究建立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鼠药中毒者尿中氟乙酰胺、毒鼠强.该方法使用高效毛细柱......

    作者:陈剑刚;练海泉;黄彪;郭继耀;吕姝清 刊期: 2001- 12

  • 生物制品的简便杀菌方法探讨

    目前,国内外对生物制品的研制发展很快.许多学者在研究,探讨既能简便、经济、有效的杀灭微生物,又不破坏生物制品中不耐热有效成分的方法.本文研究了加热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对细菌和抗体的影响,以寻求既能杀灭生物制品中的细菌,又不破坏其中抗体的理想方法.......

    作者:刘宝文;王利青;孙晓丽;赵亚朴;王沛;王庭贵;王薇 刊期: 2001- 12

  • 用总有机碳值确定生化需氧量稀释倍数的研究

    目的快速、简便、准确地确定生化需氧量(BOD5)在测定过程中的稀释倍数.方法根据有机物理论需氧量与理论需碳量的比值关系,对不同的水质建立各自的BOD5稀释倍数与总有机碳(TOC)值之间的关系式,由TOC值求得BOD5的稀释倍数.结果采用TOC值确定BOD5的稀释倍数,具有快速、简单、准确的特点,成功率达到100%.结论实践证明在同类特定水质中,TOC与BOD5之间具有相关性,用T(DC值确定BOD......

    作者:韩熔红;张峥;刘丽 刊期: 2001- 12

  • 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锑

    食品中锑的测定一般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氢化物原子荧光谱法,孔雀绿分光光度法,本文应用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器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以盐酸一碘化钾一硫脲体系对食品中的锑进行检测获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常海华;迟忠云;张志红 刊期: 2001- 12

  • 快速ELISA检测食品中阿片生物碱

    用薄层法[1]检测食品中阿片生物碱虽不需昂贵仪器,但参考许多文献均未能很好地解决乳化问题[2-4],且随着煮沸时间的延长斑点减少[5],给检出率带来很大影响;检验过程操作繁琐,试剂消耗多,不太适用于基层批量样品检验.本实验室用ELISA法检测32份火锅汤料、调料及卤水样品与薄层法对照,取得了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凤梅 刊期: 2001- 12

  • 锌、硒对铅毒性的拮抗作用研究进展

    铅是环境中的一种有毒重金属,可通过多种途径(如空气、食物)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多系统、多功能的损害.预防铅中毒,除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及杜绝使用含铅制品包装或存放食物外,营养因素在预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目前,对锌、硒拮抗铅毒性的研究比较多.本文就锌、硒拮抗铅所致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心脏、免疫系统及肾脏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彩霞;蒋卓勤 刊期: 200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