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1985年由卫生部创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刊物,是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综合性业务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术报道与经验交流并重,着重反映我国预防医学领域新动态,新成果、新技术、以及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经验与技术。读者对象主要是本领域各级业务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05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23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优秀期刊二等奖(99)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0580
  • 国内刊号:21-12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优秀期刊二等奖(99)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2006年第5期文章
  • 初中生有关吸烟与健康知识和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初中生有关吸烟与健康的知识水平、来源和需求.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对8656名初中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吸烟可引起疾病的回答正确率,肺癌>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口腔癌>喉癌>冠心病>高血压>胃溃疡>脑卒中;烟草中有害成分的知晓率,烟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氢氰酸.获取吸烟危害知识的来源中可信程度高的为医务人员.38.9%的人回答曾经接触过反吸烟宣传,印象深的宣传形式为电视和广告.64.0%的......

    作者:文孝忠;陈维清;卢次勇;张彩霞;罗亦娟;梁彩花;韩轲;邓雪清;凌文华 刊期: 2006- 05

  • 性病艾滋病预防的不同健康教育模式比较

    近几年,我国政府加强了在学校中开展预防艾滋病的教育工作,许多学校和社会机构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并取得一定的成效[1,2].但一些宣教方法限于条件,不能普及,或不为社会认同,引起争议.从教育效果看,许多方法也缺乏横向比较.本文针对青少年心理特点、社会传统观念及不同学校实际情况,选择3种易被学生和社会接受的教育方法,比较其教育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少华;刘建东;曹月霞;李和;张明;苏丽环;许榕 刊期: 2006- 05

  • 男男性接触者STI、AIDS危险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大连市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的基本情况,为预防艾滋病、性病传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匿名横断面调查设计,在酒吧等场所对MSM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结果247份有效问卷结果表明,近6个月内94.7%的MSM与男性有过性交行为,43.7%的MSM与女性有性接触,7.8%的MSM在近6个月内同性买淫,17.4%的MSM在6个月内同性卖淫,81.4%的MSM采用相应预防方法,72.9%的......

    作者:李瑞;佟伟;张北川;赵志杰;熊帮洁;杨文明 刊期: 2006- 05

  • 新疆巴州地区2000~2004年HIV监测结果分析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地处新疆南部,属多民族聚居地区,1996年首次在外来人口有偿献血中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2000~2004年在高危人群监测中发现HIV感染者人数大量增加.为掌握本州艾滋病的流行规律,制定科学的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现将近5年来的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强;车慧淑 刊期: 2006- 05

  • 教育工作者对艾滋病致孤儿童认知调查

    目的了解教育工作者对我国艾滋病流行以及致孤儿童的认知程度,为探索经济、有效、可持续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103名来自艾滋病项目省的教育行政官员和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者对艾滋病流行态势以及国家有关政策了解不足,且对艾滋病的流行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行政官员与一线教育者认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过80%的人认为艾滋病致孤儿童问题比较严重,100%均认为应优先投入资源,采取措施予以应对.......

    作者:何忠虎;季成叶 刊期: 2006- 05

  • 低层次场所暗娼性病艾滋病防治干预效果分析

    艾滋病的广泛流行往往通过性接触传播.国家哨点监测数据结果也显示,暗娼人群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呈增长趋势,1995年以来暗娼人群中HIV感染率上升了60倍[1].为了解路边店等低层次场所暗娼的认知及高危行为情况,探讨适合该人群的性病艾滋病干预模式,于2004年对某沿海开放城市的洗头房、路边店等场所的378名暗娼进行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岩;谢建英;周静;张全生;薛凤;薛丰松 刊期: 2006- 05

  • 沈阳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近年来,沈阳市艾滋病(AIDS)流行呈增长趋势,自1991~2004年底,共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90例,病人21例,死亡12例.为掌握沈阳市艾滋病流行特点,预测流行趋势,本文分析了沈阳市14年的HIV/AIDS监测资料.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百军;王晓丽;谷晶 刊期: 2006- 05

  • HBV、HIV及混合感染者T淋巴细胞水平分析

    目的定量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混合感染者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对31例HBV感染者、46例HIV感染者、14例HBV/HIV混合感染者及18例正常对照者分别检测CD3+、CD4+、CD8+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CD4+/CD8+比值.结果HIV/HBV混合感染组,HIV感染组、HBV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各项指标间差异有......

    作者:陈显兵;管小琴;吴小川;杨练;肖明 刊期: 2006- 05

  • 公共卫生专业医学生艾滋病认知、态度调查

    艾滋病(AIDS)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每年近30%的速度增长[1].目前艾滋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和预防疫苗,开展以学校为中心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是防止艾滋病蔓延的有效手段之一[2].在校大学生是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人群,尤其公共卫生专业的医学生是未来从事医疗卫生防病的工作者和宣传卫生健康知识的教育者,他们对艾滋病的认知及态度直接影响日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据此......

    作者:石福艳;白亚娜;裴泓波;樊景春;李娟生;屈燕;胡晓斌;赵迟 刊期: 2006- 05

  • 暗娼首次商业性性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四川省西昌市暗娼首次商业性性行为的发生情况.方法从社区中招募暗娼,调查其社会人口学特征,首次商业性性行为的年龄和从事商业性性服务前的高危行为特征、朋友中从事性服务的人数等.结果共调查343名暗娼,从第一次性行为到首次商业性性行为的发生率为25.95/100人年(95%CI=23.20~28.69).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中,彝族及其他少数民族(HR=1.55;95%CI=1.11~......

    作者:曹晓蕴;姜正清;阮玉华;梁姝;宋本莉;胡薇;秦光明;杨烨;陈康林;刘清芳;李新旭;汪宁;邵一鸣 刊期: 2006- 05